本文共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以下是正文部分
板蓝根基础知识药名:板蓝根,别名菘蓝、山蓝、大蓝根、马蓝根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
主治病症: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胃经。
入药部位:干燥根。
中药化学成分:靛蓝,靛玉红,蒽醌类、β-谷甾醇,γ-谷甾醇、以及多种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缬氨酸,γ-氨基丁酸),黑芥子甙,靛甙,色胺酮,1-硫氰酸-2-羟基丁-3-烯,表告伊春,腺甙,棕榈酸,蔗糖和含有12%氨基酸的蛋白多糖,含有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抑菌物质及动力精。
生长环境:原产我国,现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时间:秋季。
扩展知识
用法用量:煎服,9-15g
相关配伍
1、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咽痛,可单味使用,或与金银花、荆芥等疏散风热药同用;若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常与玄参、马勃、牛蒡子等同用。2、治时行温病,发斑发瘆,舌绛紫暗者,常与生地、紫草、黄芩同用,如神犀丹(《温热经纬》);若用治丹毒、痄腮、大头瘟疫,头面红肿,咽喉不利者,常配伍玄参、连翘、牛蒡子等,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禁忌: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脾胃虚寒者慎用。
药材形状:本品呈圆形的厚片。外表皮淡灰黄色至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草便读》:“板蓝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但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
每日中药—草珊瑚
文字:百度百科
编排:江中板蓝根
审核:江中草珊瑚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