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学实习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且回忆满满的一次课程实习,它使我对真菌学这门课程的理解以及对真菌这类生物的认识有了与过去很大的不同,这次实习也真正的使我开始思考我们人类与真菌的关系。
实习开始的第一天,为了更好地进行实习老师要求我们去图书馆借阅有关大型真菌鉴定的书籍,比如我们学院林晓民书记编写的《中国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和《中国菌物》。在借完书后,下午我们在林学楼举行了实习动员会,主要是介绍有关实习目的、要求和安排,在动员会上林晓民书记也进行讲话,通过书记的讲话内容我们对此次实习更加感兴趣和期待。
本次实习除了在校园内采集到灵芝以外,最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去周山森林公园进行大型真菌标本的采集。在实习的第四天的上午我们来到了周山森林公园进行调查,来到了公园我们发现公园正在进行施工改造,不过还好施工只进行了一部分,还未对一些公园大型真菌造成破坏。
我们分为两大组,一组由老师带队进行了菌根的采集,而我所在的另一组则自由进行采集。总体上公园内树林呈阶梯状分布我们组一级一级的进行调查。
刚开始我们在一片比较稀疏的树林内发现了许多的马勃,马勃是属于担子菌门马勃目的一种真菌,我们发现的马勃有些带有柄有些则没有柄,但他们只要成熟都会在其球形子实体的上部形成小孔,黄褐色的孢子就可以通过小孔释放出来,当我们用外力挤压它的子实体时,它的孢子就会喷出像一股烟一样。之后,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外皮包被有白色小刺的马勃,后来查阅资料了解到它们的名字叫白刺马勃。
继续在林间调查,在另一片更大更茂密的树林中我们发现了更多的不同种类的大型真菌,在这里我们就像寻宝一样的寻找着大型真菌。刚踏入树林我就发现湿润的地面上长着成片的像小碗一样的真菌,而且越往里走越多,配合着地面上的苔藓形成了一片很漂亮精致的景观。在询问了老师后,我们基本确定这就是我们想要寻找的盘菌,盘菌是子囊菌门的真菌,并且在后期的实验课中我们在对其进行切片观察时也看到了它的子囊和子囊孢子。
继续向里走,我们又发现了许多的地星,有些已经完全成熟,有些则还未开裂,地星与马勃一样属于担子菌门马勃目,只不过地星属于地星科;他与马勃一样也可在外力作用下从子实体内喷出孢子,与马勃不同地星的子实体未开裂前近球形,顶部具尖,开裂后外包被反卷,在我们看来像星星一样,这也许就是它名字中“星”字的来源吧。
经过调查发现这片树林大型真菌的种类很多,除了马勃、盘菌、地星,我在这还发现了鸟巢菌、桂花耳、鬼伞、小皮伞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的伞菌。
离开这片树林后,继续往山上走,在路边有大丛的真菌,可惜已经开始腐烂,并且逐渐成为了其他真菌的养料了,这也让我联想到真菌在自然界中作为分解者的作用,我想它们在未腐烂之前应该也是非常漂亮引人注目的。
最后我们来到的一片树林中,这里既有我们之前已经发现的一些大型真菌,如鬼伞等;还有一些我们第一次见到实物的大型真菌,如牛肝菌、彩色豆马勃等,而且在我们仔细的寻找之下,我们发现彩色豆马勃的数量是相当巨大的,仅我自己就采集了三四个彩色豆马勃。
以上是本次实习中我们在周山森林公园的调查情况,此次调查包括本次实习都让我对真菌有了新的认识,过去在我的主观印象中我们河南地区尤其是我的家乡是没有多少种大型真菌的,现在我切实的认识到了在河南地区大型真菌资源也是很丰富的,当然这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他们的眼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