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马勃 > 马勃分布 > 正文 > 正文

香港金融行业是如何应对气候风险的有哪些绿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8 12:15:47
白癜风皮肤健康普查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173930.html
图源: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金融行业气候风险应对和绿色金融举措,主要分为:气候风险试点压力测试;适应国际TCFD标准;推出可持续及绿色交易所。

作者:妙盈ESG研究院

若几年前金融行业尚可旁观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为气候变化问题争议不休,如今情况已经大有不同,气候问题导致的高昂的经济损失已经让金融机构切身感受到问题的严峻。

过去三十年来,保险行业发现自己需要为自然灾害付出的理赔金额急剧增加。根据瑞士再保险集团的研究,年亿美元的承保经济损失由天灾引起,为历年来第五高,而历史最高值则出现在不远之前的年,当年自然灾害导致的承保损失高达1,亿元。

瑞士再保险集团不忘提及,年44%的此类损失有承保,意味着总共损失高达这一数字两倍以上。然而,全球范围44%的承保率并不代表个体情况,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发现,年亚洲自然灾害造成损失高达亿美元,而只有30亿美元有承保。

设计和咨询的公司ARCADIS发布的研究认为香港发生自然灾害的风险极高,尤以暴风、洪水和森林大火为甚。与亚洲平均水平不同的是,香港的承保比率十分高,导致保险公司承担了更大的经营压力。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文件指出,年9月登陆香港的超级台风山竹在香港共造成了约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瑞士再保险集团调研的承保数据显示这其中有3.7亿美元的损失已承保。

自然灾害的风险,加之全球防御气候变化浪潮的驱动,年香港特区政府发表的《香港气候行动蓝图+》标志着香港开始全方位应对气候变化及启动低碳转型。由于香港一直在国际金融领域占据关键席位,香港将气候行动一部分重心放在金融行业上,期待能够提前占据主要位置成为国际绿色金融之都,而年又是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

01

银行业:金管局推出气候风险试点压力测试

年底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率先发力,宣布将对商业银行进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香港和欧盟分别于年和年也提出相应举措。意识到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对于银行机构稳定性的重要意义,年12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发布通知称年将对部分银行展开气候风险试点压力测试。

起初,试点测试只邀请部分有参与意愿的银行机构,不做强制要求。在情景设置上,金管局一方面会借鉴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等组织设计的主流气候压力测试情景,但也会考虑银行自身资产和风险暴露情况。

试点测试会考虑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两类风险。实体风险是金融行业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其影响也十分显著,包括频发极端天气损坏实物资产导致经济损失。金管局认为,鉴于香港的地理特点,可以预见未来若干年随着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飓风天气也会更频繁。

除了实体风险,转型风险也是一大威胁,转型风险压力测试设置两种转型路径,一种是有序平稳的转型,即政府不会提出过于激进的措施以至于企业应接不暇,另一种是无序的转型,即政府为达成气候目标,在未来突然提出激进的举措加速转型。

尽管未来政策尚不明确,但香港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这个城市在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年以前实现碳中和。

02

适应国际标准,提升香港绿色金融领域地位

香港提振绿色金融的决心还不止于压力测试,虽然低碳转型带给香港金融行业的机会十分可观,但香港必须要有更加强有力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年12月,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金管局共同设立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督导小组)发布了“香港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策略计划”,提出了五项行动纲领,即相关行业必须在年之前按照TCFD的建议作出披露,以采纳将由中国和欧盟共同推出的“共通绿色分类目录”为目标,支持制订及维持一套全球统一的可持续汇报准则,鼓励进行以气候为重点的情境分析,建立跨界合作平台。行动纲领提出的“相关行业必须在年或之前按照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TaskForceonClimate-relatedFinancialDisclosures)的建议,就气候相关资料作出披露”举措受到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aboadw.com/mbfb/855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马勃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