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
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
医案1
咽红发哽,脉息浮弦。治以清养。北沙参、粉蛤壳、瓜萎仁、冬桑叶、块马勃、净蝉衣、光杏仁、象贝母、白茯苓、杭菊花、金果榄、山豆根、枇杷叶。(《陈莲舫医案秘钞?咽喉病》)
此案乃因痰热蕴积所致。其治用桑杏汤去梔子、淡豆豉、梨皮,加菊花疏风清热,蛤壳、瓜萎仁清化痰热,马勃、蝉蜕、金果榄、山豆根清利咽喉,枇杷叶肃肺降逆,茯苓利湿和胃。
医案2
朱。锁喉风,喉闭,舌红满刺。痰热郁闭,极恐喘变。甜草苗(隔纸焙去油,三分)、旋覆花、制僵蚕、土贝、川通草、桑白皮、海浮石、马勃、牛莠子、枇杷叶、白前、竹茹、白杏仁、泽泻。(《曹沧州医案?咽喉》)
此案乃因痰热壅闭所致。其治用孳蘭子、僵蚕、土贝母、海浮石、竹茹、杏仁清化痰热,旋覆花、桑白皮、枇杷叶、白前理气降逆,通草开通关窍,牛旁子清热利咽,泽泻引热下行。
医案3
邵(杭州)。喉间痹痛,湿火上升。乃平昔嗜酒所致。拟醒酒利湿治之。枳棋子、葛花、花粉、陈皮、麻仁、石决明、槐米、茯苓、泽泻。(《外证医案汇编?口部》)
此案乃因酒毒上攻所致。其治用枳棋子、葛花化酒解毒,天花粉清热生津,茯苓、泽泻淡渗利湿,槐米清利湿热,麻仁润肠通便,陈皮理气和胃,石决明平肝潜阳。
医案4
少阴君火上炎,喉间白翳,时而发红,咽干,久恐肿溃。以清阴化火主治。川连、玄参、川贝、花粉、人中白、生地、丹皮、知母、橘红、灯草心。吹药:牛黄五厘,广珠五分,石膏三钱,月石二钱,人中白一钱,冰片一分,甘草四分。上药共研细末,不时吹入患处。(《筹山草堂医案?咽喉》)
此案乃因心火上炎所致。其治用黄连、玄参、人中白、生地黄、知母清心泻火,天花粉、牡丹皮解毒消肿,川贝母清化痰热,陈皮理气和胃,灯心清心火,引热下行。配合用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药物吹喉。
文字编辑:铁扇奥特曼
参考文献:明清古医案集
I版权声明:○本文仅为普及中医知识,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I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