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暑疫全书》中的防疫与疫症方
来源:《温热暑疫全书》
作者:周扬俊
朝代:清
年份:公元-年
写在刊前:刊出古代防治疫症的方药,不等于就是使用这些方药就可以治愈疫病,是可以从古代人应对疫病的方法中学习借鉴。现在不少省市的医疗机构公布的治疗此次病疫的方药,许多都是参考借鉴古方古法组成的。其中用的最多的是达原饮,柴胡清燥汤,荆防败毒散等。在需要举全国之力抗击疫症的时候,借机出来骂中医和“黑”中医,没有任何意义,说中医没有出来抗疫是不负责任的,无论在年的抗击“禽流感”疫症和今天的抗疫斗争中,中医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是几句刻意的诽谤就可以抹杀的。所以,希望有不同看法和观点的读者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有用的地方,哪怕是加强对自己和家人的防护也比在这里骂街,骂祖宗好!
散人
1防疫方:雄黄丸
雄黄(30克研)赤小豆(炒熟)丹参鬼箭羽(各60克)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以温水下五丸。虽同床共屋。亦不相染。
2治疫方:神授香苏散治瘟疫。昔有城中大疫。一白发老人教富人合此药施病者。皆愈。疫鬼相顾曰。此老教三人矣。遂遁。
紫苏香附(各60克醋制)陈皮(30克去白)甘草(15克)
上为细末。每服9克。水一盏半。煎七分温服。
防传染法:凡遇天行时气。恐其传染。须迟出早入。腹中常饱。时焚椒、兰、芷、术清烈之香。鼻孔涂雄黄最良。老君神明散。
疾病方一十六道:
散人注:以下16道方是中医根据疫症病情发展和变化分别列出的临证对应的方药,体现出中医治疗疫症的“对症施治”原则,而不是只有一个方法应对所有情况,即使在今天的疫症中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达原饮
槟榔(二钱)草果(五分)浓朴(一钱)知母(一钱)芍药(一钱)甘草(五分)黄芩(一钱)上七味。以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疫病初起。脉虽数。未至洪大。其邪尚在膜原。宜达原饮。若误用白虎。既无破结之能。但求清热。是犹扬汤止沸耳。邪入胃者。非承气不愈。误用白虎。既无夺邪之能。徒伐胃气。反抑邪毒。致脉不行。反变细小。倘认阳证阴脉。妄言不治。因见脉微。复不敢下。逡巡死耳。当此之际。惟急投承气汤。庶可救也。
2 柴胡清燥汤
白芍药当归生地黄陈皮甘草竹心灯心栝蒌根知母柴胡(原方无剂量)
上九味。水煎温服。
温病下后。二三日舌上复生苔刺。邪未尽也。再下之。苔刺虽去。而烦热未除。更下之。热渴已减。日后更复热复苔者。更下之。不以数计。总之有是证。则用是药耳。
3茵陈蒿汤
茵陈蒿(二钱)山栀子(一钱)大黄(五钱)水姜(三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三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4瓜蒂散
胡瓜蒂(一钱)赤小豆(一钱)生栀仁(二钱)
上水煎。分二服。缓下。无瓜蒂。用淡豆豉二钱。疫邪在胸膈。满闷喜呕。腹不满。欲吐不吐。欲饮不饮。此邪与痰饮结滞也。宜瓜蒂散吐之。
5举斑汤
白芍药(一钱)当归(一钱)升麻(五分)柴胡(七分)
白芷(七分)穿山甲(二钱)水姜(一片)
上七味。水煎温服。
疫气留血分。里气壅闭。不下则斑不出。出则毒邪从外解矣。如下后斑渐出。更不可下。设有下证。宜少与承气缓服。倘大下则元气不振。斑毒内陷则危。宜托里举斑汤。如下后斑毒隐伏。反见循衣撮空脉微者。本方加人参三钱。得补发出者不死。
6桃仁承气汤
桃仁(十八粒碎)甘草(二钱)大黄(四钱酒浸)芒硝(二钱)
桂枝(二钱)
上水煎。热服。
疫病日久失下。自利纯臭水。昼夜十数行。口燥唇干舌裂。此热结旁流也。急下。以大承气去其宿垢顿止。胃实失下。郁而为黄。热更不减。抟血为瘀。故经气不为热郁。不致发黄。热邪不干血分。不致蓄血。同受其邪。故发黄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发黄也。但蓄血一行。热随血泄。黄随泄减。故治黄茵陈蒿汤。治蓄血桃仁承气汤。去桂枝、甘草。加牡丹皮、当归、芍药。
7犀角地黄汤:
地黄(一两)赤芍药(二钱)犀角(二钱镑)牡丹皮(二钱)
上四味。以水二钟。煎八分。温服无时。
犀角地黄汤胃移热于下焦气分。小便不利。热结膀胱也。若移热于下焦血分。膀胱蓄血也。夫蓄血证。在小便利不利也。故昼日稍减。夜发热谵语者瘀血也。未行。桃仁承气下之,后用犀角地黄调之。
8清燥养营汤
知母栝蒌根当归白芍药生地黄陈皮甘草灯心
上八味。水煎温服。(原方无剂量)
清燥养营汤凡失下。以致循衣摸床。撮空肉惕。目不了了。邪热愈盛。元气将脱者。势不可竟下。又不得不下。不得已用陶氏黄龙汤下之。(黄龙汤即大承气汤加甘草人参当归)因不下必死。当于死中求生也。得下后用生脉散。加地黄、当归、白芍药、知母、陈皮、甘草。疫病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实于胃。切勿绝其饮食。但少少与之耳。凡大下后调理。
9栝贝养营汤
栝蒌根贝母栝蒌仁苏子橘红白芍药当归知母生姜
上九味。水煎温服。
栝贝养营汤如表有余热。柴胡养营汤(即小柴胡去半夏人参加陈皮当归芍药浓朴生地黄大黄枳实生姜)如有痰饮。胸膈不清者。宜栝贝养营汤。
10槟榔顺气汤
大黄浓朴芍药槟榔枳实生姜上六味。水煎温服。
槟榔顺气汤疫痢相兼之证最危。夫疫者胃家事也。必从下解。利者大肠事也。大肠既病。失其传送之职。故粪不行。下脓血。所以向来谷复。停积在胃。直须大肠邪气将退。胃气通行。积粪从此而下。今既大肠失职。粪尚不行。又何能与胃载毒而出耶。毒既不行。最能伤败胃气。毒瓦斯在胃。一日有一日之害。在一时有一时之害。耗气抟血。神气既尽则死。凡遇疫痢兼证者。在痢尤为吃紧。宜槟榔顺气汤。
11普济消毒散
黄连黄芩(酒炒)人参黑参甘草(生)桔梗连翘牛蒡子(炒研)升麻白芷马勃(各一钱)僵蚕(炒七分)蓝根(如无以青黛代之)柴胡(各二钱)
上为末。半用水煎去滓。食后徐服。半用蜜丸。噙化就卧。以令药性上行也。
节庵于普济消毒散中。去人参、升麻、白芷、黑参、马勃、僵蚕、蓝根。加川芎、羌活、防风、荆芥、射干、姜汁、竹沥。名芩连消毒饮。
12荆防败毒散
羌活独活前胡柴胡人参甘草(人中黄更妙)枳壳桔梗茯苓川芎牛蒡子(炒研)薄荷荆芥防风
上诸药各一钱。惟防风加五分。水煎缓服。加金汁一杯尤效。
13生犀饮生犀饮
犀角(二钱镑)苍术(泔水浸麻油炒一钱)川黄连(一钱)黄土(五钱)
茶叶(一大撮)金汁(半盏)
上五味。水煎去滓。入金汁搅和。日三夜二服。如大便结加大黄。渴加栝蒌根。虚加人参。盐水炒。表热去苍术、黄土。加桂枝、黄连。便脓血去苍术。倍黄土。加黄柏。便滑以人中黄代金汁。
14人中黄丸
大黄(三两溺浸)人中黄(如无坑垢代之)苍术(去皮麻油炒)桔梗滑石(各二两)人参黄连(酒洗)防风(各五钱)香附(姜汁拌勿炒一两五钱)
上神曲为丸。气虚四君子汤送。血虚四物汤送。痰甚二陈汤送。热甚童便送。通用清热解毒汤送二三服。
15清热解毒汤
黄连(酒洗)黄芩(酒洗)白芍药(酒洗)生地人参(各三钱)石膏(鸡
子大碎)羌活知母(各二钱)甘草(生一钱五分)升麻葛根(各一钱
)生姜(二钱切)
上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一升。日三夜二服。
16人中黄散
辰砂雄黄(各一钱五分)人中黄(一两)上为末。薄荷桔梗汤下二钱。
日三夜二服。
妇人病疫。与男子无异。惟经水适来适断。及崩漏产后。与男子不同。经水适来。邪不入胃。入于血海。胸膈无邪。勿以胃实攻之。但热随血下自愈。
宜小柴胡加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主之。
yssr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aboadw.com/mbzz/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