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马勃 > 马勃分布 > 正文 > 正文

美丽吃情捡菌赏菌品菌,与野生菌来一场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31 10:38:31
<

当夏季如约而至时

郁郁葱葱的山林间

一朵朵野生菌破土而出

在森林间悄然展露身姿

这也意味着又到了“吃菌季”

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林间

寻找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与野生菌来一场舌尖上的邂逅!

从山野到舌尖,到澜沧赴一场菌子寻味之旅

雨季“鲜”

“鲜”是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并孜孜以求的特殊的味觉体验。——《舌尖上的中国》

1*时鲜

寻着雨季里森林散发出的美食信号,我们跟随着那些常年能在深山里发现美食的“高手”,去寻找每年雨季里最令云南人着迷的食材。

每年的5月下旬到7月,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税房村附近的山林里,大量的野生菌不仅是当地村民的一个增收“项目”,对“鲜”的追求,更让野生菌成为了他们餐桌上的时令菜。

2*拾鲜

每年夏日,丰沛的雨水让各种野生菌“疯”长,它们有的长在树上、有的长在腐叶里,还有的在草丛和土里,如果没有一颗细腻的心,那么也许翻遍整座山,也只会收获寥寥。所以,食材的获得不仅需要长途的跋涉和辛苦的寻找,还要有丰富的拾鲜经验。

3*食鲜

对美食的渴望,源自人类的本能。如何将野生菌的鲜美发挥到极致或佐以其他食材产生惊艳滋味,对于当地人来说易如反掌。对于待客,一锅大红菌煮鸡最为适合。土鸡配上大红菌的鲜甜,汤色红亮,回味无穷。

菌的保存在从前是个很大的问题。为了能留住这个短暂出现在雨季里的食材,人们学会将其烘干封存,不但能长期留住这难得的食材,而且更方便将其销售到距离更远的地方。无论它承载的是家乡的思念,还是对吃的执念,让这份鲜走得更长远,这便是中国人对待吃的态度。

宁洱:这个“捡来的”致富产业真香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温湿气候,每当雨季到来山里都会孕育出大红菌、羊肝菌、鸡枞、奶浆菌等几十个种类的野生菌。每年6月至9月,是野生菌大量上市的季节,许多农户“靠山吃山”,靠捡野生菌提高收入,有经验的农户一个“拾鲜季”收入可达上万元。

“今年雨水来得比较早,雨量充足,估计今年鲜菌产量将达到40吨左右,收入预计万元,单大红菌一项收入可能会到达到万元左右。”宁洱县黎明乡林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兴科介绍,宁洱县有着适宜野生菌生长的良好环境,特别是黎明乡的大红菌,因产量高、品质好,在全县小有名气。

近段时间,宁洱县范围内大量可食用野生菌陆续破土而出。当地“拾鲜”群众利用这一大自然的馈赠,把家乡的山货通过当地野生菌收购点销往全国各地,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有的村民家一天会有上千元的收入,少的也有几百元。”德化镇勐泗村野生菌收购商李朝梅介绍,而德化镇的野生菌收购点大多建有冷库,有效解决了保鲜难的问题。

除了定点收购销售外,宁洱县许多“拾鲜”群众也会选择到当地市场售卖。在县城区的应季时鲜农特产品临时疏导点,每天15时左右是最热闹的时候,前来选购野生菌的市民络绎不绝,奶浆菌、青头菌、牛肝菌、大红菌等各色刚从山里采捡回来的野生菌有序摆在摊点上。

宁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对集贸市场的监管,要求市场开办方落实主体责任,对进入市场内销售的野生菌进行检查;难辨识的、有毒的菌子,不允许在市场上流通售卖交易。宁洱县市场监管部门也强化了对临时疏导点的现场宣传和检查,通过发放宣传单、面对面教农户辨别有毒野生菌等方式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并加密了对各摊点售卖野生菌的检查频次。

同时,宁洱县通过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签订食物中毒防控告知书等方式,提高餐饮经营者的安全意识。

江城:时间煮雨泥“蛋”出土

六月雨水落地,山里除了有很多带有菌伞、菌杆的菌子以外,还有一种泥“蛋”在破土而出,那就是江城人口中的“马屁泡”。

“马屁泡”即马勃,是一种山里常见的蘑菇,不过这种蘑菇种类很多,有一部分可以供人类食用,一部分是有毒的,所以食用前需要认真分辨,谨防中毒。

“马屁泡”通常生长在松枝落叶下,分为黑心和白心,但不管哪一种“心”,都是美味十足。

捡回的“马屁泡”洗净后要切成片,用水翻煮,且一定要煮透。煮好后用凉水清洗一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美食制作。比如,配上简单的作料凉拌,或者与切好的韭菜翻炒,味道都非常鲜美,一个字“绝”!

提醒

野生菌虽美味

但是如果误食有毒野生菌

后果不堪设想!

日常生活中加工食用野生菌

请注意

太幼小的菌子和霉变的菌子不要吃!

杂菌最好不要吃!

没煮熟炒透的菌子不要吃!

吃菌子时最好不要喝酒!

作者

苏红亮龙梦翼李凡李凌海高丹周青青胡施洁“茶城思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aboadw.com/mbfb/11505.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马勃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