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马勃 > 马勃鉴别 > 正文 > 正文

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慢喉痹医案一则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14 9:58:47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刘某某,女,48岁,年12月6日初诊。

主诉:反复咽痛3月,加重3天。

病史:患者平素喜食辛辣刺激之品,3月前始出现咽部疼痛,自行服用“凉茶”后咽痛稍减,然反复发作。3天前因不慎受凉后出现咽痛加重,今前来求诊。辰下:咽痛、咽干、咽燥,口苦,影响进食,偶伴嗳气,疲乏,夜寐尚可,二便自调,舌尖红苔薄黄,脉沉稍数。

处方:栀子豉汤合桔梗玄参汤加减。

豆豉9g栀子9g桔梗12g

玄参15g黄芩9g夏枯草9g

肉桂3g(后下)黄芪15g青陈皮各12g

谷麦芽各12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二诊(年12月13日):药后咽痛、口苦较前明显减轻,饮食渐增,疲乏改善,偶有饥饿时胃脘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沉。予上方改玄参20g,加马勃9g、白僵蚕12g、甘草5g,续服七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年12月20日):患者咽痛已不甚,稍觉口苦,胃脘痛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予上方去玄参、马勃,改黄芩6g,再服七剂后患者咽痛、咽燥、咽干等症皆消,嘱其少食辛辣刺激之品,保持作息规律。

按语:患者以反复咽部疼痛、咽燥、咽干为主要特征,属中医“慢喉痹”范畴,又称为“虚火喉痹”、“阴虚喉痹”。喉痹病名首见于帛书《五十二病方》。《素问·阴阳别论》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明代医家们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喉痹的多种不同病因和病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指出:“喉痹一证……盖火有真假,凡实火可清者,即真火证也;虚火不宜清者,即水亏证也;且复有阴盛格阳者,即真寒证也。”《丹溪心法·缠喉风喉痹六十五》提出:“喉痛……阴虚火炎上,必用玄参。”

本案患者平素喜食辛辣刺激之品,辛燥动火,邪热循经上犯,火热燔灼咽喉,则咽部疼痛。患者辛辣久服,燥热伤阴,阴虚少津,虚火上炎,咽喉失养,故见咽干、咽燥,病情缠绵难愈;患者更饮“凉茶”欲以清热,却因寒凉伤及脾胃之气,脾气亏虚故见疲乏;胃气不和,气机上逆故见嗳气。此次复感外邪,太阳表邪化热内传少阳,枢机不利,气郁化火,胆火上炎,胆汁上逆,故口苦;内外邪热搏结,蒸灼咽喉而为病,咽痛加重,则吞咽困难,影响进食。结合舌尖红苔薄黄,脉沉稍数,亦是虚中有热之象,四诊合参,此乃热邪上犯,阴虚肺燥证。

故治宜清热利咽,兼以滋养肺阴,方投栀子豉汤合桔梗玄参汤加减。方中栀子苦寒,清中有宣,既可清透郁热,解郁除烦,又可引热下行,李中梓言其“味苦,性寒无毒……主五内邪热,亡血津枯,面红目赤,痈肿疮疡,五种黄病,开郁泻火”;淡豆豉气味俱轻,宣散咽中郁热,且可和降,叶天士言其“气寒,味苦,无毒,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二药相配,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使降中有宣,宣中有降,清咽喉邪火,宣上焦郁热;桔梗辛开苦泄,宣肺散结,利咽止痛;玄参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散结;黄芩尤善清上焦肺热,并清泄少阳邪热,合夏枯草气味清轻、专主少阳相火,共治少阳郁热之口苦、咽干;因患者久病体虚,且久服寒凉,故加黄芪补肺脾之气,肉桂引火归元,防寒凉伤正,并使上浮之虚阳回归;最后加以青皮、陈皮以理气健脾,谷芽、麦芽以消食健脾,共建中焦脾胃之气,使脾机运转,则胃气调和,气血生化。全方寒温并用,宣降共施,共奏清宣郁热、滋阴清肺、益气健脾之功。

二诊时患者咽痛等症状减轻,守前方并加大玄参用量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加马勃利咽解毒,白僵蚕益解毒止痛;用甘草不仅调和诸药,其性凉而泻火,清热解毒,消痈肿而利咽喉,合桔梗为治疗实热咽痛的基础方——桔梗汤,其合僵蚕、桔梗,亦有六味汤(《咽喉秘集》)之义,专治风热上攻、咽喉肿痛。三诊时患者咽痛不甚,故去马勃、玄参;口苦已减轻,故减黄芩用量。继进7剂,咽痛、咽燥、咽干等症皆消,病告痊愈。并嘱患者需饮食有节,忌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戒烟酒,以防复发。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aboadw.com/mbjb/3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马勃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