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马勃 > 马勃药用 > 正文 > 正文

山海经里有种神奇的视肉,到底是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3/19 13:14:20

“视肉”到底是什么?

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根据晋代郭璞的注释,认为这是一种像牛肝色一样的“肉”,郭璞说它是有眼睛,没有肠胃,再生能力很强,又在对于视肉的注释里说,像马勃,也就是一种菌类。马勃什么样子的呢?为球形或长圆形,有外皮,有弹性,灰褐色,就有点像牛肝样。后来李时珍则认为太岁和视肉是同一种东西,就是一种“肉类”,可以吃,且“食之多力者也”,“此皆封类可食者,但人不知耳。”

而现代有出现类似的报道,人们根据特性猜测,就是视肉、太岁这样的东西。一个是年,陕西一个农民捞到一块“烂肉”似的不明生物体,切下来吃,能吃,无不良反应,而且放在玻璃缸中,合适条件下,每天能以3%的速度生长,经生物学界考证,认为是世界罕见的大型粘菌复合体,有学者认为,根据特征描述来看,这就是山海经里所说的视肉。另外年也有一个相关报道,此不赘述。

网上还可以搜到另一种说法,认为视肉是一种像肉的玉器祭品,理由是《山海经》中与“视肉”并列出现的东西,无论动植物,其实应该是祭品玉器,所以推测视肉也是玉器。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太可靠。

关于“视肉”这种东西,在山海经里有多处出现,据考证有十三处出现这个名词。

比如《海外南经》:“狄山……爰有熊、罴、文虎、帷、豹、离朱、视肉、吁咽,文王缘葬其所”。又有“……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帷、豹、离朱、久、视肉、虖交”。再如《海内西经》:“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大荒西经》:“爰有甘华、璇瑰、甘柤、瑶碧、白木、白柳、视肉、琅、白丹、青丹、多银铁。”

关于山海经诸多名词的研究,今人专门研究名称的学者有专著,对于郭璞注释已经有所分类,分别为,“山”、“水”、“鸟”、“兽”……“祭祀品”以及不能确定的“存疑类”,对于存疑类,郭璞多注为“未详”、“所未详”。而视肉显然不属于存疑或者祭祀类,而是在兽类,可能因为“视肉”会动,生于陆地,既然不能归为鸟、鱼、虫类,当时又没有菌类的细分,所以只好归为兽类。

我更倾向于传统说法,是根据山海经的性质和郭璞的做注的情况来说的。

《山海经》这部书,据说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到汉初,是一部包括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的著作,包罗万象。虽然篇幅不大,只有三万字,但是能称之为“经”,也说明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书。从总体上再看局部,似乎不能只从祭品这个角度来论述与“视肉”并列的其他物品名称。从古至今都有人对《山海经》进行研究,晋代郭璞首先为《山海经》作注。郭璞博学多识,尤精于文字训诂,曾对《尔雅》《方言》等典籍作注,也精于卜筮,著有风水名著《葬经》。精于风水学的首先对于地理、丧葬风俗包括祭品、祭礼等要有相当的了解,而郭璞本身又精于训诂学,加之他生活的年代距离先秦时代较近,《山海经》的很多古言古义,郭璞的理解和注释更为可靠。所以简单把“视肉”推测为像肉的玉器,是作为祭品出现的,恐怕是不通。

《山海经》的郭注是研究山海经最重要的资料,有学者说,如果没有郭注,对《山海经》理解的正确性将大打折扣。对此,郭璞也颇为自信,其《山海经序》云:“此书跨世七代,历载三千,虽暂显于汉,而寻亦寝废。其山川名号,所在多有舛谬,与今不同,师训莫传,遂将湮泯。道之所存,俗之所丧,悲夫!余有惧焉,故为之创传,……庶几令逸文不坠于世,奇言不绝于今……非天下之至通,难与言《山海》之义矣。”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aboadw.com/mbyy/1020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马勃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